x,x2+x,x3+3x2+x,x4+6x3+7x2+x,…
这是对前一篇文章的一个补充和推广。
显然,令其中的 x=1 ,函数列就成为数列 1,2,5,15,…。
事实上,这一函数列来自原数列问题的推广
fn(x)=k=0∑+∞k!knxk
而前几项
f1(x)f2(x)f3(x)f4(x)=xex=(x+x2)ex=(x3+3x2+x)ex=(x4+6x3+7x2+x)ex
显然,原数列只是其特例
an=k=0∑+∞k!kn=fn(1)
受此影响,我开始采用的是与之前一样的做法:
f1(x)fn(x)=k=0∑+∞k!kxk=xk=1∑+∞(k−1)!1xk−1=xex=k=0∑+∞k!knxk=k=1∑+∞(k−1)!kn−1xk=k=1∑+∞(k−1)!(k−1)n−1xk+j=1∑n−1[(−1)j+1Cn−1jk=1∑+∞(k−1)!kn−j−1xk]=xk=1∑+∞k!kn−1xk+j=1∑n−1[(−1)j+1Cn−1jk=1∑+∞k!kn−jxk]=xfn−1(x)+j=1∑n−1[(−1)j+1Cn−1jfn−j(x)]
这样,我们原则上可以获得这一函数列的任意项(虽然很难算)。
然而,很快我就发现了另一种简便许多的办法:
fn+1(x)=k=0∑+∞k!kn+1xk=xk=0∑+∞k!kn+1xk−1=xdxd(k=0∑+∞k!knxk)=xfn′(x)
这一递推式同样能得到这一函数列的任意项,而且计算上要简便许多。
而在此基础上,,我们求原数列 an=fn(1) 也比原来简便。这无疑是所谓“创造者悖论”(越宏大的计划,越有机会获得成功,多个问题也许要比一个问题容易回答,较全面的定理可能更容易证明,较普遍的题目可能更容易解答。)的一个例证。也正印证了华罗庚教授的一句话:“解题时先足够地退,退到我们最容易看清楚问题的地方,认透了,钻深了,然后再上去。”
附:
{exfn(x)} 的前几项:
xx2+xx3+3x2+xx4+6x3+7x2+xx5+10x4+25x3+15x2+xx6+15x5+65x4+90x3+31x2+xx7+21x6+140x5+350x4+301x3+63x2+xx8+28x7+266x6+1050x5+1701x4+966x3+127x2+x⋮
2020年1月18日补记:
在前一篇的补记中提到,用Mathematica发现了名为BellB
的函数。实际上,这个函数的完全体是 Bell 多项式,即这篇文章前面阐述的这个多项式序列。
它是函数 h(t)=exp[(exp(t)−1)x] 的生成函数。
甚至这个多项式的系数序列也有专门的名称,叫第二类Stirling数。这组数跟组合理论有深刻的联系。
另参见: